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澳洲-卡卡都國家公園






絕對位置:13° 2′ 11″ S, 132° 26′ 23″
相對位置:位在北領地首府達爾文港(Darwin)東南方一百多公里處


這幾年全世界有個共通的旅遊現象,舉凡上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名單,就等於觀光發展的如鐵保證。世界遺產的保護名單分為自然與文化兩大類別,每一類各有幾百處地點受到聯合國明文保護,這當中,同時名列自然及文化遺產名單上的,全世界僅十七處,澳洲極北地方的「卡卡都國家公園」(Kakadu National Park),正是其中一員。
曾經走紅國際的電影「鱷魚先生」,拍片的場景就在卡卡都國家公園,或者這樣說,電影裡野性原始的自然氛圍,誘動了觀眾回歸自然的想望,也將卡卡都的絕世美景推向全世界,成為繼「愛爾斯岩」之後讓澳洲傲視全球的地標風景。
地理的卡卡都座落在澳洲中北方省分「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北部的卡卡都國家公園,位在北領地首府達爾文港(Darwin)東南方一百多公里處,一九七九年正式劃定為國家公園,一九八一年便登上世界遺產的「雙料」榜單,一九九一年國家公園範圍向南擴大到南阿勒基得河(South Alligator River)流域。
從河口到內陸短短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完整涵蓋熱帶海岸紅樹林、濕地沼原、季風雨林、砂岩高地等劇變的地理景觀,卡卡都國家公園光是地質風景就足具份量。河流切割過廣大砂岩高地形成的峽谷、山水一瀉千丈形成的澎湃瀑布、雨季降雨教河道溢滿平原的沼澤,一條河流所能創造出的極致地理風景,全都縮影在卡卡度國家公園。
生物的卡卡都澳洲的生態保護意識居全球領導地位,原因就是澳洲人切身體認到胡亂引進外來品種對本土生物的嚴重衝擊。卡卡都國家公園在生物眼光裡的地位,就正在於這裡是澳洲過去兩百年間幾乎未受外來生物入侵、干擾,甚至出現物種取代的地區。
根據研究統計,卡卡都區域裡的已發現的植物種類超過一千六百種,昆蟲一萬種、淡水魚類五十五種、海水魚類兩百種、爬蟲類一百二十種、鳥類兩百九十種(佔澳洲種級的三分之二),這些統計數字,還在持續增加當中,因為,卡卡都處處充滿驚奇。科學家相信還有更多的新品種的還未被發現。
文化的卡卡都「卡卡都」一詞,源自於居住於國家公園領土內原住民使用的其中一種土語Gagudju,也是這支部族對這片土地的稱呼。據考古學研究顯示這個族群在今日國家公園的所在區域已經居住五萬年之久。
散住在砂岩地質寬廣隆起的安恆高地 (Arnhen Plateau)的原住民族,習於棲身於崩塌的岩塊淺洞中,也就在這些岩石上創造出震驚世人的「岩壁藝術」,年代最久遠的可追溯到五萬年前,並且,世世代代新增的圖案,完整構築出卡卡都地區人文、自然的演變歷史記錄。






資料來源:
圖片:大紀元文化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3/3/27/c11769.htm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祕魯→標題

盧昭錦B9632001→祕魯-皇家費利佩城堡

張書馨B9632002→秘魯~納斯卡圖騰

李巧柔B9632003→祕魯簡介

歐陽明依B9632004→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馬丘比丘古城

李育萱B9632005→*發現斯坎文化古墓

姚羽玲B9632006→祕魯-礦業

呂宜宗B9632007→祕魯馬丘比丘印加古蹟(Machu Picchu)

宋朝煒B9632008→祕魯

許甄純B9632009→祕魯-印加古道

姚云婷B9632010→祕魯-馬丘比丘遺跡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約旦佩特拉古城歷史






絕對位置:N30° 18' , E35° 29'



相對位置: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列入世界遺產時間--1985年入選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
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死海古卷中,佩特拉被稱為「Rekem」。



佩特拉通常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它北通大馬士革,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紅海,西面是加薩,東面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
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根據其中陵墓半埃及希臘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2世紀末,隨著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衰落,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3世紀時,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13世紀末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到過此地。1812年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是第一個描述該地的歐洲人。



資料來源: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秘魯‧斯坎文化古墓

絕對位置:

相對位置:秘魯首都利馬西北420英里處
這座墓地有900年歷史﹐位於秘魯首都利馬西北420英里處﹐附近還有一座金字塔。
考古學家在11月21日於秘魯北部發掘出22處墓葬﹐其間發現了一批前印加時期的工藝品。一把塔米(tumi)儀式刀很令人們興奮,

因為這是首次由考古學家﹐而不是由盜墓者從墓葬中獲得的這種物品。
南伊利諾依大學的古人類學教授西瑪達(Izumi Shimada)說﹐這座墓地的主人顯然是社會名流。其間有金製物件﹐還有包銅的物件﹐整個墓地很複雜。

西瑪達表示發現了十把塔米刀﹐其中包括一把14英寸鍍銅的塔米刀﹐上面還裝飾著斯坎(Sican)神祗。塔米刀一直是秘魯的象徵﹐但是發現帶裝飾的塔米刀還是第一次。更重要的是﹐以往的塔米刀都來自於盜墓者﹐由於並非來自原始埋藏地﹐考古價值受到影響。而這一次﹐考古學家可以十分確定的相信這把塔米刀來自於斯坎文化。

斯坎文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750年到1375年間。
資料來源:
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ie=UTF8&hl=zh-TW&msa=0&msid=105592285782982551738.00043e4556a0b3c97a98e&om=1&ll=-12.09371,-76.972961&spn=0.281319,0.457306&z=11
內容:大紀元→科技動向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27/n1535781.htm
圖片:大紀元→科技動向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27/n1535781.htm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印度→德里



相對位置:位於北印度,地處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沿岸
德里Delhi:德里(印地語:दिल्ली,烏爾都語:دہلی 或 دلّی‎,旁遮普語:ਦਿੱਲੀ)為僅次於孟買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300萬,官方語言為印地語旁遮普語烏爾都語。該城市位於北印度,地處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沿岸。其政治地位為直屬聯邦政府的直轄區,全稱為“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根據1991年印度議會的一項修正案,德里獲得了本級議會有限的立法許可權。德里大都會包括3個直轄市,即德里、新德里德里坎登門(Delhi Cantonment),下轄214個村。
作為古印度歷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恆河平原(Gangetic Plains)古老貿易路線的主要城市,德里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古跡遺跡遺址。舊城區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以後新德里成為聯邦首都,自此德里漸漸發展為大都會,彙集印度各族人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樣,隨著城市的擴張,帶來了環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印度獨立以後德里城市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但隨之而來就是使得德里喪失了原有文化特質。

資料來源: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渥太華氣候概論


絕對位置:北緯45度24分 西經75度40分
相對位置: 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婁以西190公里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
首都地區(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和其周圍城鎮)人口110多萬(2005年),面積4662平方公里。
市內有渥太華河由西向東湍流而過,將整個城市南北分開。南部居民是英國移民後代,講英語;北部居民是法國移民後代,講法語。裏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注入城北的渥太華河。渥太華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水力資源豐富,以輕工業為主,有造紙、木材加工、食品、機械製造等工業。 渥太華處於低地,平均海拔約109米,周圍幾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圍。屬大陸性寒溫帶針葉林氣候。夏季空氣濕度較大,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由於北面沒有橫亙的山脈,來自北極的乾燥強冷氣流,可以毫無阻擋地橫掃渥太華大地,氣候乾燥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11度,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9度。春天一來,整個城市佈滿了色彩艷麗的鬱金香,把這座都城裝扮得格外美麗,因此渥太華有“鬱金香城”的美譽。據氣象部門統計,渥太華每年約有8個月夜晚溫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稱其為“嚴寒之都”。
渥太華還是一個花園城市,郊區到處是草坪、花圃,自春至秋,碧綠青蔥、姹紫嫣紅,美麗的景色每年吸引著眾多遊客。1826—1832年在英國威靈頓公爵倡議下,為軍事目的修建的裏多運河,現在成為著名遊樂中心。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夏季可在河上駕駛遊艇,冬季則是天然滑冰場。人們來到這裡欣賞她那四季迷人的風光。
渥太華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為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渥太華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煙草,其農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並在加強農業科研和成果推廣的基礎上實現了由“雨育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
渥太華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冰上運動十分發達。渥太華市的冰上運動水準在全國堪稱一流,特別是冰球運動,享有盛名。加拿大素有“冰球之國”之稱,渥太華則是“冰球之城”,現代化的室內冰球場遍及全市。
資料來源:
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ie=UTF8&hl=zh-TW&msa=0&msid=105592285782982551738.00043e4556a0b3c97a98e&ll=45.401343,-75.677261&spn=0.202007,0.457306&t=k&z=11&om=1
內容:http://big5.china.com.cn/ch-canada/c-2.htm

圖片: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view?back=http%3A%2F%2Ftw.search.yahoo.com%2Fsearch%2Fimages%3Fp%3D%25E6%25B8%25A5%25E5%25A4%25AA%25E8%258F%25AF%26ei%3DUTF-8%26meta%3Dvc%253D%26fl%3D0%26pstart%3D1%26fr%3Dyfp%26b%3D61&w=2240&h=1500&imgurl=crypto.nknu.edu.tw%2Fphoto%2FOttawa%2FP0001169.JPG&rurl=http%3A%2F%2Fcrypto.nknu.edu.tw%2Fphoto%2FOttawa&size=761.2kB&name=P0001169.JPG&p=%E6%B8%A5%E5%A4%AA%E8%8F%AF&type=jpeg&no=78&tt=8,816&oid=5150ea52d8fa6230&ei=UTF-8